您的位置:生活遨游 > 无线科技 > 腾讯微信 > 伊利股权激励计划或被误读,它其实是长期竞争策略的一部分

伊利股权激励计划或被误读,它其实是长期竞争策略的一部分

资讯中心 业界 正文 伊利 苹果 股权激励 竞争策略 人力资源

近日,国内乳业巨头伊利发布了一份股权激励计划草案。草案显示,伊利拟向共474名激励对象授予1.83亿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5.46元/股,该价格大约为此前其收购均价31.67元的一半。消息传出之后,引发了热议。各界反应不一,有人认同股权激励的作用,有人则对此计划表示反对。

外界对股权激励计划存在一定误读

外界部分声音之所以对此反映强烈,主要因为授予价格与目前股价之间有较大落差,解限条件低于近年历史数据,继而认为有输送利益的嫌疑。对于上市公司等公众企业来说,质疑和批评是外界的合法权利。正是有了各界的质疑和批评,才能让国内上市公司处于公开监督之下,有利于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次外界部分看法虽然粗看很有道理,但仔细分析下来却不够全面,存在着一定的误读。

1、股权激励计划的授予价格合理、合法。不少人耿耿于怀的是授予价格与当前市场价格之间的价差过大。关于价差,这是激励员工价值所在的必然存在,如果接近于市场价格的话就失去了股权激励的价值。大家想必还记得,去年小米上市时按市价17港元向员工配售激励股权的事情。因为在公司享受配股不如自己在二级市场上吃进,这样的股权激励计划毫无意义,而被业界当成了笑话。

伊利宣布的15.46元/股授予价,远高于当前其每股4.33元的净资产,为后者的3倍多,溢价还是比较非常明显。当然市场经济一切应依法行事,伊利股权激励计划是否合规,得看是否合乎证监会2016年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很显然,伊利给出的授予价格并未违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一切合理、合法。

2、忽略了激励对象的获得和持有成本。激励对象拿到了优惠的授予价格不假,但浮盈的只是纸面财富,他们想变现是需要付出不菲成本的。最直接的就是高达45%的个人所得税,立即将获利回报率腰斩,如果再考虑大多数激励对象需要付出近10%的融资成本,他们的实际获利率就更低了。从某种意义上来,激励对象长期持有股票可能是更有利的选择。

3、没有考虑到乳品行业和市场大环境的不利因素,以历史数据作为唯一参考不够全面。乳品行业近年来遭遇到成本增长的问题,如收奶价就从去年的3.8元涨到了4.2元,而市场仍以激烈竞争为主,难以转移成本。此外受经济周期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国内整体大环境形势比较严峻。伊利作为非生活必需品的乳品品牌,其营收和利润与大环境息息相关,这是企业和个人无法改变的大势。继续套用之前的历史数据来制定激励对象的考核指标,显得不够科学合理,应该结合大环境进行加权核计。

人力资源也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众所周知,企业的资产分为固定和无形两大类。早期,企业价值基本取决于固定资产的规模,因此石油、铁路、矿业等公司是当时的垄断巨头。后来市场经济繁荣和发展了,无形资产在企业的重要性迅速增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品牌和专有技术。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就是可口可乐:可口可乐总裁曾说如果可口可乐在世界各地的厂房被一把大火烧光,只要可口可乐的品牌还在,一夜之间它会让所有的厂房在废墟上拔地而起。

而随着互联网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商誉、品牌、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苹果公司一度市值突破万亿美元大关,目前其股价在203美元左右,而每股净资产只有21.29美元,支撑苹果市值8成以上的正是品牌、商誉、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其中仅苹果的品牌价值就超过了2000亿美元。

国内也是类似的情况,姑且不说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在茅台、伊利等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企业身上同样可以发现类似现象。截止2019年8月9日,茅台、伊利的股价分别为962元和27.4元,而它们每股净资产则是91.35元和4.33元。固定资产分别只占其市值的9.5%、和15.8%,而无形资产高达8成以上。其中茅台的品牌价值超过了2000亿元,相当于其市值的五分之一。而今年7月上旬,全球品牌价值评估权威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了“2019年度全球最有价值食品品牌50强”排行榜,伊利以76.6亿美元排名第三,仅次于雀巢和达能。按当下汇率,伊利品牌价值约合54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其市值的三分之一。

除了较为人知的品牌、专利等之外,作为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的人力资源,同样是企业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力资源的特殊性(所有权归劳动者本人所有而非企业),企业如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就成为了关键。曾任惠普总裁的普拉特就公开表示,如果惠普能掌握全体员工的知识,惠普的利润就一定能超过现有的10倍。

通常,企业通过提高薪资待遇(高工资、福利制度等)和提供公平竞争的晋升体系,来对员工进行激励。

最著名的案例是美国大工业革命初期的福特,当时发明装配流水线作业的福特因为工人士气低落、流失率高而陷入困境。为了留住工人,福特当年做出了让人意外的决定:第一,减少工作时间,将原来每天的10小时工作制调整为8小时工作制;第二,将工作的两班倒变成三班倒;第三,工人工资直接翻倍,由原先的日薪2.5美元上升到5美元,远远高于当时的平均薪资水平。此举尽管让福特付出了高额的成本支出,但却有效地提高了员工士气、降低了流失率,生产效率和成品率都大幅提升。短短几年间,福特利润实现翻番,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企业。

国内的格力同样采用类似的作法,曾多次公开宣布整体提高员工工资,以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主观能动性。格力能够快速成长为国内空调巨头并长期占据霸主地位,员工薪酬机制应该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薪资待遇和晋升体系对于普通员工的激励非常有效,但对于核心员工却不那么管用。他们拥有优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对公司的贡献远大于普通员工,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在劳动力市场上他们属于优质稀缺资源,拥有较多的选择权,本身的工资水平较高,希望在此基础实现更多的人生目标,比如实现财务自由、自我价值。

本轮伊利股权激励计划中的474名对象,就是这样的核心员工。他们多为公司技术、业务和管理方面的骨干,是驱动公司近年来快速成长的主要力量,也是未来业务发展的中坚分子。过去几年伊利的高速发展,正是以他们为核心的相关团队能力的体现。

正因为能力获得了业界认可,伊利面临着外界挖角核心员工的人力问题。因此,伊利重视核心员工,提高他们的长期待遇与企业利益深度捆绑,就是保护和提升伊利人力资源竞争力。这是伊利本轮股权激励产生的背景,也应是其根本目标。

从苹果到阿里,那些年大公司的股权激励

去年8月一则苹果公司CEO获得价值1.2亿美元股票的新闻,让人们在震惊之余又颇感羡慕。

据苹果公司资料,CEO库克2017年的总薪酬为1280万美元,其中包括310万美元的基本工资和930万美元的非股权激励计划酬金。库克的工资水平在苹果公司并不算高,比如来自英国奢侈品牌巴宝莉的零售业务高管艾伦茨,其加盟苹果的年薪为8700万美元,是库克的好几倍。

不过,库克工资只占他实际薪酬的一小部分,除了工资、奖金和补贴之外,库克的实际薪酬还包括股票和期权价值,而这些才是大头。据悉,此次库克共获得了56万股苹果股票,其中28万股是库克担任苹果CEO的固定报酬,另外28万股是与股价表现挂钩的浮动奖励。考核标准是:苹果过去三年股价的表现,必须优于标普500指数中三分之二的公司。基于其领导公司的高光表现,库克当之无愧地获得了全部56万股票。

实际上,库克并非苹果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唯一受益者。苹果在去年10月2日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报告中,报告了最近实施的管理层股票奖励计划,它在9月30日进行了两次有关限制性股票奖励操作。高级副总裁亚当斯、零售业务高管艾伦茨、首席财务官马思群、首席运营官威廉斯等高管有望分两批各获得13万股苹果普通股股票,根据当时股价计价值大约为3050万美元(以目前股价计约合2640万美元)。

《财富》杂志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85%的世界500强企业认可和采取股权激励,苹果只是其中之一。作为面向优秀员工的通用激励机制,股权激励也常常被国内一些大公司采用,比如华为、小米等,但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当属阿里。

去年8月23日,阿里巴巴发布了2019财年Q1财务报告,非常有意思的是,营收、利润等增长指标被蚂蚁金服112亿股权激励抢去了风头。财报显示,当季阿里授予员工蚂蚁金服股权奖励非现金开支达到111.8亿,股权奖励总开支高达164亿。这个数据比小米同期99亿元的庞大股权激励计划还高出了6成,占阿里当财季收入的20%。

有人作过统计,截至2018年6月,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近4年来累计的股权奖励支出,已达到804.85亿元,居国互联网企业第一位。而阿里巴巴上市4年来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其市值从上市当天的2314亿美元,上涨至目前的4143亿美元,甚至一度逼近5500亿美元,与腾讯一起成为国内互联网耀眼的双子星。

此前,伊利也进行过三次股权激励。最近的一次是2016年,当时行业处于转型期,伊利在2014年提出的2020年实现“五强千亿”目标遭遇阻力进展缓慢,团队士气和信心不足。为了“五强千亿”目标的顺利完成,伊利在2016年推出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是270余名核心业务和技术人员。

正是这一关键激励举措,把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目标牢牢困在一起,激发了核心人员的积极性和潜力。伊利陆续开发出安慕希、畅轻、金领冠睿护等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一经投放大受欢迎,高端产品金典品牌突破百亿大关。在随后的三年内伊利迎来了高速稳健增长,去年营收接近800亿元,将老对手甩开了百亿元的差距。以至于董事长潘刚在投资者见面会上表示,“这个业绩的实现,离不开稳定和战斗力超强的团队”。

股权激励计划是长期策略的有机部分

股权激励,看似是员工的“一夜暴富”,但实际上是对其长期业绩的综合考核。不同的企业在在实施时作法有所不同,但股权激励本质上都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通过有条件地给予激励对象部分股东权益,使其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

2018年,伊利更新了自己的长期策略目标,提出了2030年成为全球乳业第一、全球健康食品前五的新目标。伊利的年报显示,2019年伊利升级了公司中长期发展策略,未来公司将立足乳业核心业务,进军植物蛋白饮品、功能饮料等大健康产业,加速健康食品业务战略布局。从今年以来伊利的几大收购动作来看,其健康产业的布局将是全球化的。格局越大,面临的挑战也越大,伊利需要的人力资源支持也越大。

很显然,在当前的策略重要时点,伊利再一次推出股票激励计划,目的就是为了给中长期策略提供充分的人力资源保障。在股权激励计划发布后,华创证券、申万宏源等多家券商没有受市场异议的影响,仍表示看好伊利综合竞争优势的持续扩大与中长期投资价值,正是观察到了其中的价值所在。

可以看到,伊利这次474个激励对象都有各自不同的、明确的业绩考核计划,必须达成目标才能获得相应行权。而且个人业绩考核持续到2023年,共分五年五期行权,每期解禁20%。这样杜绝了权责不相匹配和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的弊端,有效将核心团队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长期策略目标捆绑在一起,将为伊利未来的发展提供新动力,甚至可以将其视为长期策略的一部分。

伊利的股权激励计划虽然或被外界有所误读,但不影响它帮助伊利在未来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实现多元化、国际化等长期策略目标的成功机率。

蚂蚁虫——科技自媒体、企业战略分析师,虎嗅、钛媒体、艾瑞等多家科技网站认证作者,曾入围2015年100位科技自媒体作者、2016年钛媒体10大年度作者、2016年品途网10大年度作者、2018年砍柴网年度作者,微信公众号:miniant-cn。

上一篇:腾讯流量稳居国内第一,预计二季度广告业务增长20%
下一篇:分布式技术打造无缝体验,华为EMUI10正在引领“OS变革”

您可能喜欢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