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生活遨游 > 娱乐生活 > 名人语录 > 花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他们是咋想的

花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他们是咋想的

做一条的编辑,日本的三年多次签几乎是标配。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真的往返了太多太多次日本,拍摄采访了不少有故事的顶尖职人、匠人,带回来的素材装满了十几个硬盘。

日本宗师级人物

做了40多年手工玻璃的荒川尚也的玻璃作品
每次推送都会引起热烈反响。很多读者都在我们的后台,发出由衷感叹。我选了几条分享给大家:

“没有浮躁,没有张扬,世代传承,默然坚守,大师们恪守的匠人精神值得深思,值得学习,值得发扬。”

“喜欢手作匠人专注忘我的投入和沉浸,唯有热爱是孤独的解码器。”

当然除了赞叹,也有质疑:

“真有人能做到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是真的异于常人,还是只是不思变通执拗到了极点?”

现代人太聪明了,以至于面对这种纯粹的美好,第一反应往往是不可置信。确实,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人人讲究效率至上、一分钟恨不得掰成两半用,因此日本匠人执着于磨练自己的技艺并将其作为毕生热爱的匠心精神,在很多人眼中确实有些格格不入,但也更显弥足珍贵不是吗?
我们其实也很好奇,支撑着匠人们将传承作为己任、世世代代打造极致美好的动力,到底源于何处呢?
带着席梦思给到的这个命题,今年8月,我们又双叒叕去了日本,拜访了几位匠人。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们邀请了80后时尚摄影师林海音,担当客座编辑。通过她的镜头她的眼睛,开启一段匠心之旅。
 

凭借惊人天赋和对摄影的热情,林海音用3年时间就转型成了职业摄影师。谈到工作,她说:“每时每刻,捕捉是摄影师的天性。城市不眠,摄影师无休。”

但和我们大部分人一样,“为工作奔走,追求每一幅作品的完美,总会有灵感透支的时候。” 因此,越是沉浸、钻研在摄影世界中,她就越发钦佩匠人们始终如一的工匠精神,也越发意识到自己在摄影这条路上才刚刚起步,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如何像这些匠人们一样不忘初心地度过这一生?这是本次林海音受一条邀请,踏上东京匠心之旅,要上的最重要一课。东京这座城市的繁华和律动,职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极致匠心,又会给她以及镜头前的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呢?

“即使是扫垃圾这样极简的工作,

都有可能发现全新的选材”

林海音拜访的第一位匠人,是花道师榎本伸也。和很多代代传承的日本匠人不同,他完全是半路出家,和花艺的结缘也非常偶然。

20岁那年,有一次伸也代劳替母亲插花。在完成的那一刻,花朵绽放的生命力给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力。他兴奋地意识到,这才是他值得奉献一生的事。

于是他毅然辞去工作,展开了长达八年的花艺学习之旅,辗转漂泊于荷兰、瑞士、泰国、美国、德国等国家,踏遍大半个地球。

“眼睛是最好的学习工具,即使打扫垃圾这种极简的工作,你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残枝败叶本是大多花艺工匠眼中最不起眼的东西,但在榎本伸也的眼中,多余叶片的怨凄美是饱含魅力的。对他来说,花叶并不是可以任人随意塑造的客体,它们自身就拥有独立灵魂,“传递花叶最纯真的本质与禀赋,才是插花师的最高造诣。”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艺术创作的主题。因为拥有这样的领悟,使他在选材上有极高的标准,不管是前期的构思还是花材的原产地、颜色、气味、高度、伸展程度,他都亲力亲为,“麻烦”二字从不曾想过。

一花一木,在他的手中,与不同形状、材质的花器互相成就,充分彰显自身气质,正所谓“选材得当,娇花亦显钢铁风骨 ”,传递出花道家独特的心意,透露着生活的禅意。

练就一双对美以及花材极其敏感锐利的眼睛,让榎本伸也很快在花艺届声名鹊起,就连卡地亚、宝格丽这种国际大牌也纷纷抛出了合作的橄榄枝。在中国定居期间,他还在故宫、长城、钓鱼台国宾馆,留下了很多精彩纷呈的作品。

问到将来的打算,他带着坚定的笑意说:“人的一生那么长,我愿意像所有日本匠人一样,慢慢地用一生去做一件事。”

“想要做出好的作品,

历久弥新的传承是关键。

石塚染工,始建于明治23年,迄今已有126年的历史

几十年来,石塚染工的第四代传人石塚幸夫,一直传承着从室町时代开始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主要以制作东京染小纹为主。
这是一种和服图案的传统印染方法。因为采用了纸型印染碎小花纹的工艺,因此配以这类纹样的和服就被命名为“小纹”。
 
从调色、涂料、烘干到蒸、水洗、微调,再到完工,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到精益求精。想要得到满意的色彩,有时候单单一个步骤,可能就要花上数十天。
至今,他还在坚持使用1948年以来的伊势纸,就是为了让每一件作品,都能拥有最极致的品质。
这座古朴的工房,就是林海音本次匠心之旅的第二站。70多岁的老匠人,一进入工作室,就变得神采奕奕,完全不见任何暮气和疲惫,感染力超强。
 

今天穿和服的人正在减少,也有很多人曾劝石塚改行,或者简化流程降低成本,但他说小纹印染就是他一辈子的事业。他关心的从来只有如何将这门传统技艺发扬光大,“对我来说,想要做出好的作品,历久弥新的传承是关键。”

早在2000年,石塚先生就已经在全国传统工艺品大赛中,获得了由内阁总理大臣颁发的职人奖。这对日本匠人来说,是很高的荣誉,也是对他坚持的一种肯定。

很多像石塚这样的日本匠人,始终都坚信一件事情,或者换句话说,他们是时间的忠实信徒——他们相信,很多美丽的事物,只有在积淀足够的时间后,才会愈发独特、不可复制。

让他欣慰的是,现在他的女儿久美子,继承了他的初心,成为了石塚染工的第五代传人。

 

东京这座城市无论繁华、梦幻还是闹中取静,它的每个角落都有自己的专注。

玻璃职人在1350度的窑炉前反复练习,只为淬炼出完美的质感,全然不顾动一动就会被烤得汗如雨下,全身湿透。有时候一个蘸取玻璃珠的动作,就要每天反复练习,三年左右才能大概掌握怎么蘸、蘸多少。

放弃高薪工作隐居深山的漆器大师,通过126道工序,让器物拥有千年不朽的华丽外衣。他说每进一次工作室,都要连续工作28-30个小时左右,累了就拿个高枕垫着睡一会儿。

“世事变幻莫测,人生只此一回。” 很好奇匠人们在每一次摩挲、测量、修补的间隙里,是不是都是抱着这样一种“时间不可能重来,所以每一次都要做到极致”才不至于辜负的心情呢? 

在拜访、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渐渐解开了文章开头的疑问:这些匠人们之所以能耐得住寂寞,在任何时刻都不忘初心“十年磨一剑”,正是因为对自己做的事情,始终抱有一种近乎神圣的使命感。

这种对品质的严苛要求、对细节的精心打磨以及对技艺传承创新的匠心精神,与拥有近150年品牌历史的席梦思如出一辙。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此次我们和席梦思共同开启的匠心之旅,会选在日本东京的原因。

Mr.Zalmon G. Simmons 席梦思先生

品牌初创时的9位员工

说到席梦思,很多人都会以为席梦思就是床垫,里面是精致弹簧,外面包裹着结实的布。其实,席梦思是品牌创始人Mr.Zalmon G. Simmons的姓。

1925年席梦思推出的独立袋装弹簧床垫

1876年,Simmons先生带领9位员工,开始生产钢丝床垫,从此改写了人类睡眠史。世界知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萧伯纳、前美国第一夫人罗斯福女士,都是Simmons席梦思的忠实拥趸。

一时间,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非凡的舒适度,席梦思不仅成为饱受赞誉的精致弹簧床垫代名词(因为名气太大,所以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都习惯性地把所有床垫都统称作“席梦思”,更进一步成了梦想睡眠的象征。

每一款床垫都会经受层层测试才会面世

在近150年的发展历史中,相比于成本,“不妥协的品质”始终是席梦思不变的执着追求。

它就像一位拥有百年经验与技艺却一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顽固工匠一样,精益求精地执着于优质选材、坚守每一道工艺,专注雕琢极致的弹簧床垫。

它不厌其烦地在全球寻找优质的床垫原材料,只为给大众带来最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极致睡眠体验。

每款床垫都要经历十万次的冲压和滚轮测试,来检测耐久性。如此力求完美造就的每一件作品,才都能经受住市场最挑剔的审视,才会缔造出百年传承的极高赞誉和深受消费者喜欢和信赖的品牌底气。

匠人们为梦奔走,从不止步,席梦思让梦休憩,积蓄更大能量

席梦思要做的,正是让每一个在外打拼了一整天的人回到家,能卸下所有重担,心无旁骛、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然后第二天继续勇敢追梦。

就像林海音在视频里说的那样:“好的睡眠给了我好的状态,让我在定格美好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获取潜心创作的能量,一路为梦专注。”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了。

上一篇:请假条刚被批准,主人公却牺牲了
下一篇:这张“父女合照”火了!消防员的故事

您可能喜欢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